長期以來,印度軍備采購周期漫長,尤其是彈藥短缺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但在新年伊始,一度似乎決心要改變這一頑疾。
據《印度斯坦時報》1月2日報道,印度內政部2日發布文告,要大幅縮短隸屬于其的印度準軍事部隊的武器彈藥采購時間,這將有助于提升該部隊的戰備水平與連續作戰的能力。
軍隊戰斗力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就是要有武器彈藥,其生產、儲備和補給也一直是一國軍隊建設的重中之重。雖然印度陸軍很早就意識到武器裝備采購流程繁瑣、特別是彈藥儲備不足的問題,但受制于種種原因,這仍是頗令印度陸軍頭疼的問題。
在武器裝備采購問題上,印度曾經做出過突破傳統桎梏的嘗試。如2017年7月初《今日印度》曾報道稱,印度政府當時要求其陸軍副參謀長緊急采購彈藥、物資和一些武器裝備的備份,另許多印度人士感到鼓舞。印度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當時表示,這種緊急采購令避免了許多繁文縟節,是一個重要轉變。
目前,印度武器裝備的采購程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涉及十多個國防部及其他部門的相關機構。即便是走印度國防部緊急采購程序,期限也可長達12-14個月。歷時漫長的采購過程,加上牽涉機構的眾多,為貪腐等行為的發生提供了便利。
雖然此次采購程序的調整范圍只涉及內政部下屬的準軍事單位,但是可能為印度軍隊的相關調整進行探路。其實,印度國防部一直在探索采購程序的革新,如2016年時任印度防長帕里卡爾就將印度國防采購程序的核心內容定為加速印度武器國產化,即對外國授權印度生產或與外方合作研發生產的武器裝備進行優先采購,或予以政策扶持。此前,2013年采購意大利直升機貪腐案發生后,印度國防部也對采購程序進行過調整。
在調整程序的同時,印度也未放松對武器裝備的采購。據美國《防務新聞》1月2日報道,印度空軍計劃以不高于15億美元的成本對本國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統進行升級。數十年來,印軍近程防空火力以老式的蘇制L-70和ZU-23-2B防空炮為主,它們性能已顯老舊,在去年邊境事態緊張期間,印軍相對孱弱的防空能力曾備受印度國內質疑和指責。美媒報道稱,印度空軍計劃采購244門新型防空炮,228部火控與搜索雷達,20萬4000發彈藥。
此外,印度國防部2日宣布,印度防長西塔拉曼已批準從俄羅斯采購240枚精確制導炸彈,合同金額為1.97億美元;向以色列采購131枚“巴拉克”導彈和相關設備,合同金額為7200萬美元。印度國防部的聲明稱,這批武器主要為了解決當前印度軍隊精確制導武器裝備不足的問題,其中精確制導炸彈主要供印度空軍使用,“巴拉克”導彈則主要裝備印度海軍艦載反導防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