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新一批任職培訓學員齊聚南京這片熱土,為“+1”鐫刻最后底色。湯山腳下,炮兵圣地里,他們修正軍旅射向,只待擊發。經過數月錘煉,他們固強補弱,奮發進取,努力向合格打贏人才轉變。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看兵哥哥們集合在“戰神搖籃”,讓青春綻放迷彩本色。
鑄魂固本,根植紅色血脈
重溫入伍誓詞, 喊響鏗鏘誓言。
“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陳毅授旗塑像前,他們面對鮮紅的軍旗,緊握右拳,重溫入伍誓詞,莊重地喊出軍人的鏗鏘誓言。 責任編輯:王俊
閱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
在緊張的日常訓練之余,他們閱讀紅色書籍,追尋先輩足跡,尋根溯源。他們滌蕩思想靈魂,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光榮傳統。 責任編輯:王俊
頌歌獻祖國,獻禮十九大。
一曲曲經典歌曲,或是低聲清唱,或是朝氣催人,他們用嘹亮的歌聲贊頌偉大的黨,用堅定的行動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 責任編輯:王俊
專業當先,筑牢過硬技能
課堂潛學,架構理論體系。
“課堂就是戰場,學習就是戰斗”。面對基于信息化戰爭背景下,作戰體系的深刻變革。大力夯實理論素質,架構理論體系,鍛造新型軍事人才科學文化素養,是對科技興軍的有力回應,更是對改革強軍的重要解讀。 責任編輯:王俊
實裝操作,矢志瞄準打贏。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任職培訓學員作為將來基層的帶兵人,就要首先樹個好樣子,做個好示范,有個好態度。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始終練好手中炮,將目光瞄向戰場,瞄向部隊,最終形成“上戰場能打仗,下部隊能帶兵”過硬素質。 責任編輯:王俊
競技比武,敢于劍指任職。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走路腰桿硬不硬,比武場上說了算;說話底氣足不足,比武場上說了算;專業精不精,比武場說了算。讓“尚武”精神成為軍人血性的磨劍石,在通往任職考核的前路上更加自信,更加昂揚,更加奮進。
亮點紛呈,抒寫多樣青春
號角催征,登頂”戰神杯”。
賽場拼搏競風流,強軍路上永爭先。賽場上你爭我奪,熱火朝天,對手之間嚴密防守,毫不相讓,他們用激情與夢想上演對決“大戰”。 責任編輯:王俊
載歌載舞,藏漢一家親。
音符飛揚,旋律激蕩,載歌載舞,其樂融融,舞蹈越跳越親,感情越走越近,民族團結一家親,他用真情譜寫了一曲曲贊歌。 責任編輯:王俊
武裝接力,奮勇爭第一。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個整體,一條心,不拋棄,不放棄,在五公里的征途中,為同一個目標,拼盡洪荒之力,用拼搏為自己正名。
“把使命舉過頭頂,讓責任扛在肩上,為夢想插上翅膀,把青春壓進槍膛。”這是他們的誓言。在戰神搖籃里,他們蓄銳聚能,演繹青春風采,彰顯青春活力。他們胸懷使命,用青春托舉夢想,用奮斗為青春正名。 責任編輯: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