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以及政策扶持,圍繞消費提供金融服務和增值服務的產品不斷豐富,個人用于消費的資金也迅速擴大。消費金融市場與政策的雙面利好,吸引了諸多機構爭相布局。同時,面對市場規模的不斷翻番,越來越多企業涌入,消費金融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其如何適從再次成為焦點。
據前瞻《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消費貸款悄然興起,這種貸款額度低、貸款周期短、審核門檻低的消費方式正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2016年網貸借款人數相比較2015年增加了207.37%,投資人數僅增加了134.64%。按目前增長態勢,預計2017年網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或許將超過1600萬人。
隨著居民消費金融觀念的改變,尤其是消費金融在互聯網帶動下適用人群更加廣泛,適用場景逐漸增加,我國消費金融市場仍然具有巨大潛力。前瞻數據庫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10萬億元的級別。
不過,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近期在校園中爆發的裸貸門、利用各種消費金融平臺迅速形成的套現黑色產業鏈、各種逾期催收亂象、以消費金融之名行高利貸之實……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整個行業的市場機制仍然不成熟,法律不夠健全。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的提前消費經驗仍然不足,容易陷入無力償還貸款的困境。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提升服務質量,以提升其大眾認知和消費者使用黏性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未來,消費金融應更注重,信息安全、服務質量、催收方式、品牌忠誠度等關鍵問題。
隨著監管規定的12個月過渡期大限臨近,2017年將會是互金合規落實年。消費金融公司如果能在這片藍海中堅實腳步、創新自身、尋求突破,未來前景必將看好。